意行无东西,偶成一段奇。 寻山得幽伴,遂尔相娱嬉。 水涉渔梁窄,山循鸟道危。 每慙衣上尘,素染已如淄。 新安山水邦,寺屋多断碑。 摩挲青莓苔,往往识岁时。 所贵眼界阔,岂畏足力疲。 榜舟或扶舆,上下适其宜。 吊古践陈迹,怀贤理前规。 吕侯读书堂,遗祀留丰姿。 恨生异代深,遐躅无由随。 寂寥付短篇,酩酊持屈巵。 是日颇款曲,有时还切偲。 虽云各笑语,卒复度礼仪。 英英钓濑仙,其学夙素知。 譬彼巨渊薮,蟠伏豹与螭。 一旦奋迅去,谁复维絷之。 观乎律调雅,益悼余子卑。 示我千百年,匪特用自怡。 传玩入铃斋,使君亦伸眉。 由来绝俗士,定有惊人诗。 激烈薄层穹,豁达开晴曦。 况同陟山颠,又已还水涯。 物色既甚富,身世真若遗。 昨非兴寄清,曷浣穷陋悲。 白雪本寡和,载赓思尤迟。
严丈泰伯见贻古句次韵为答
译文:
随心漫步,无所谓东西方向,偶然间就成就了一段奇妙的经历。
去山中寻访,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幽隐同伴,于是大家一同欢乐嬉戏。
蹚水走过狭窄的渔梁,沿着险峻如鸟道般的山路前行。
常常惭愧自己衣服上沾染的尘埃,原本洁白的衣衫已染成了黑色。
新安是个山水秀美的地方,寺庙里大多有断裂的石碑。
抚摸着长满青莓苔的石碑,常常能从中辨认出岁月的痕迹。
可贵的是能让自己眼界开阔,哪里会害怕脚力疲惫呢。
有时乘船,有时坐轿,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凭吊古迹,踏上前人的旧迹,缅怀贤能之人,梳理从前的规范。
吕侯的读书堂,留存着昔日祭祀的风采。
只恨自己生在不同的时代,无法追随他那高远的足迹。
把这份寂寥之情写成简短的诗篇,醉饮着酒杯里的酒。
那天大家交谈得十分恳切,有时还互相切磋勉励。
虽说大家都有欢声笑语,但最终行事还是遵循着礼仪。
那位像在钓濑隐居的高人,他的学问我向来就有所了解。
就如同那深广的渊薮,潜伏着豹与螭这样的神兽。
一旦他奋发而起,谁又能束缚住他呢。
看他诗的韵律高雅,更让人觉得其他的人是如此卑下。
他把千百年的智慧展现给我,不只是让我自我愉悦。
他的诗作在官署中被传阅欣赏,连使君看了都眉开眼笑。
自古以来那些超凡脱俗的人,必定能写出惊人的诗篇。
那诗的气势能激荡到苍穹,如同晴朗的阳光驱散阴霾般豁达。
何况我们一同登上了山顶,又回到了水岸边。
一路上的景色如此丰富,感觉自己仿佛超脱了尘世。
昨日那些错误的感慨已经变得清新,又怎能洗涤掉穷困浅陋的悲伤呢。
高雅的诗作本来就少有人能和,我再续写就更觉得才思迟缓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韩淲
韩淲(一一五九~一二二四)(生年据《瀛奎律髓》卷二○,卒年据《全宋词》),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上饶(今属江西)。元吉子。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宁宗庆元六年(一二○○)药局官满,嘉泰元年(一二○一)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事见本集卷二、四、一四、一五、二○有关诗文。 韩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涧泉集》为底本。校以残本《永乐大典》、《瀛奎律髓》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