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昌甫所寄因答施仲益且寄斯远 其二

三子者之撰,孰辨主与宾。 富贵非所恶,古道多贱贫。 要是一世士,必有千载人。 渊乎章泉水,高会聚荀陈。

译文:

这虽然是一首诗,但其实诗句意思较偏文言化,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对于昌甫、施仲益、斯远这三位朋友的才具和表现,很难去分辨谁是主角谁是宾客。 富贵其实并不是人所厌恶的东西,只是古代的道德准则往往是轻视贫穷的人。 关键是作为当世有作为的士人,必然会有能流传千古的声名和功绩。 那章泉的水是如此的深沉啊,这里高雅地汇聚着像荀淑、陈寔那样的贤才。 注:“荀陈”指东汉的荀淑和陈寔 ,两人均为当时名士。诗中作者用他们来赞誉诗中的三位友人。
关于作者
宋代韩淲

韩淲(一一五九~一二二四)(生年据《瀛奎律髓》卷二○,卒年据《全宋词》),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上饶(今属江西)。元吉子。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宁宗庆元六年(一二○○)药局官满,嘉泰元年(一二○一)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事见本集卷二、四、一四、一五、二○有关诗文。 韩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涧泉集》为底本。校以残本《永乐大典》、《瀛奎律髓》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