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汛浮桥屡解

潢潦涨梅润,五月三解桥。 浸淫人尚可,恐泛新插苗。 传闻钱塘湖,闵雨宸虑焦。 玉帛走群望,虎头潭荡摇。 如何千里间,阳阴犹未调。 干戈或底定,丰穰苏瘵凋。 郊居茅茨湿,不过日寂寥。 饥寒自常事,鸡鸣复萧萧。

译文:

梅雨时节降水充沛,积水猛涨,五月里浮桥已经三次被解开(以防被冲垮)。 这水势逐渐蔓延,人还能勉强应对,可让人担心的是那些刚刚插下的秧苗,怕是要被水淹没了。 听闻在那钱塘湖一带,却因为久旱少雨,让皇上忧心焦虑。人们带着玉帛去祭祀各方神灵,祈求降雨,就连虎头潭也在人们的期盼中似乎动荡起来。 怎么相距不过千里的地方,天气状况如此不同,阴阳还没能协调呢。 要是战乱能够平息,庄稼能够丰收,或许就能让那些饱受困苦的百姓得到复苏。 我居住在郊外,茅草屋都被水汽浸湿了,不过也就是日子过得有些寂寥罢了。 饥寒对我来说本就是常有的事,清晨时分,公鸡依旧在萧萧的氛围中打鸣。
关于作者
宋代韩淲

韩淲(一一五九~一二二四)(生年据《瀛奎律髓》卷二○,卒年据《全宋词》),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上饶(今属江西)。元吉子。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宁宗庆元六年(一二○○)药局官满,嘉泰元年(一二○一)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事见本集卷二、四、一四、一五、二○有关诗文。 韩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涧泉集》为底本。校以残本《永乐大典》、《瀛奎律髓》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