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六首 其一四

如何是四棱蹈地,入三摩存分别智。 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气。

译文:

这首偈颂带有浓厚的佛教禅学意味,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什么才是稳稳当当地立足于世间呢?要进入三摩地(一种禅定境界)并留存分别的智慧。 如果在修行等事情上有所阻滞、不能通达,那就是还不明白自身和外界那蕴含着生机的根本元气(在佛教语境中可理解为事物的本质、佛性等) 。 需要说明的是,偈颂这类内容在理解和翻译上有一定难度,因为其文字往往表意较为隐晦且与佛教义理紧密相关,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关于作者
宋代释如净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