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赞 其二

头上宝冠牛戴角,脚下莲华马踏蹄。 通身璎珞皮毛债,历劫风流辊水泥。

译文:

这首诗是一种带有独特禅意表达的作品,以下是较为直白的现代汉语翻译: 观音菩萨头上那象征着尊贵的宝冠,就好像牛头上长着的角一样(这里可能是用一种看似奇特的比喻来打破常规认知里对宝冠的尊崇感);她脚下所踩的莲花,如同马在奋力地踏着蹄子(同样是一种打破常规意象的表述)。 她通身佩戴的那些璎珞饰品,就像是牲畜背负着的皮毛债一样(或许暗指这些外在装饰的虚幻和无意义);历经无数劫数所展现出的所谓风流姿态,就如同在泥潭里打滚的样子(表达一种对执着于表象的批判)。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其表意可能比较玄奥和隐晦,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以上翻译仅供参考。
关于作者
宋代释如净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