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八首 其二

唤一声兮应一声,两个分明好弟兄。 倒却门前刹竿著,芳草漫天荆棘生。

译文:

喊一声就回应一声,这两者清晰明白,就像是关系很好的兄弟一样。 要是把门前的刹竿放倒,接下来啊,原本美好的景象就没了,满眼会是像漫天芳草一般疯长的荆棘,到处都变得糟糕而难以收拾。 注:“刹竿”在佛教语境中有特定象征意义,在这里放倒刹竿意味着打破常规、放弃某种重要的东西等,导致了后面“芳草漫天荆棘生”这样不良的结果。具体含义可能因不同的佛教阐释和理解有所差异。
关于作者
宋代释如净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