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 其一六

窦八布衫穿,大家出只手。 横须弥为槩,量大海为斗。 生杀在前,收放在后,归功塞破虚空口。 天童不敢相辜,甘作啼鸡吠狗。

译文:

这首偈颂带有浓厚的禅意,以下是相对通俗的现代汉语翻译: 就像窦八穿上布衫(这里“窦八”可能是个特定指代,或有某种象征意义),大家都伸出一只手来。 要把那高耸的须弥山当作量谷物的刮板,把浩瀚的大海当作量器之斗。 生杀的大权就在眼前可以掌控,收放的时机把握在后头。把功劳说出来能把虚空的口子都塞住。 天童(这里可能是指天童寺或天童寺的僧人等特定身份)不敢辜负这样的情境,甘愿像啼叫的鸡、吠叫的狗一样去传达这禅机。 需要说明的是,偈颂这类作品本就充满了禅门的玄理和象征意味,翻译只能尽量传达其大致意思,很多深层的禅意难以完全精准地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
关于作者
宋代释如净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