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四首 其二四

当堂不露,主人翁元是旧时。 借影全彰,第一座屈烦今日。 雪夜金乌历堂,炎天玉兔转怀。 妙叶儿孙,全该祖父。 木人执板云中拍,石女含笙水底吸。

译文:

这首偈颂具有浓厚的佛教禅意,翻译起来只能尽量传达大概意思: 在这法堂之上不显露真容,那真正的主宰其实还是旧时模样(可理解为佛性本自具足,如往昔一样)。 借助外在的形影来全然彰显佛法,这第一座的重任就委屈烦劳今日的大德承担了。 在大雪纷飞的夜晚,金乌(太阳的代称)仿佛也在法堂间穿梭;在炎炎夏日,玉兔(月亮的代称)似乎在心中流转。 那些根性妙好的佛门儿孙,他们全然涵盖了祖父(祖师)的法脉传承。 木头人在云端拿着拍板敲击,石头女在水底含着笙管吹奏。 需注意的是,偈颂这类文本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禅机和独特的宗教隐喻,翻译难以完全精准传达其深邃的内涵。
关于作者
宋代释如净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