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四首 其一○

过去然灯佛,相牵弄业识。 现在漏灯盏,光影瞒人眼。 未来干纸撚,贼赃无处典。 咄,髑髅前点破,鼻孔里看见。 衲僧门下黑漫漫,历劫不分通一线。

译文:

过去世的然灯佛呀,仿佛是相互牵扯着在摆弄业力与妄识。就好像他们也在这虚幻的业力世界中有着种种关联和运作。 现在世间的佛法传承就如同那快要油尽的灯盏,它所散发出来的光影,其实是在蒙蔽着人们的双眼,让人们难以看清佛法的真谛,误以为这表面的光影就是佛法的全部。 未来的佛法呢,就像那干枯的纸捻,没有了实际的作用和价值,连作为贼赃都无处去典当,意味着未来佛法衰微,难以找到真正能延续其精髓的东西。 嘿!要在这如骷髅般空洞虚假的表象面前把佛法的真相点破,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就像从鼻孔里看见东西那样直接地去领悟佛法。 然而在那些修行僧人的门庭之下,却是一片黑暗迷茫的景象,历经无数劫数都难以有一条能贯通佛法真意的线路,大家都在这佛法修行的迷雾中难以找到真正的出路。
关于作者
宋代释如净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