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萧知县二首 其二

早擢儒科秀,旋驱仕路荣。 平反东广幕,抚字桂阳城。 选调方优脱,朝阶自坦行。 如何中道处,遽尔辍千旌。

译文:

萧知县早年就凭借出众的才华考中科举,成为优秀的人才,很快就在仕途上获得荣耀。 他在广东东路为官时,能够公正地审理案件,为许多人平反冤屈;在桂阳任职时,关怀百姓,如同父母爱护子女一般尽心尽责地治理地方。 他经过选拔调任,本已摆脱困境,迎来更好的发展,在朝廷的晋升之路本应平坦顺畅。 可谁能想到,正当处于人生中途、事业发展良好的时候,他却突然离世,就好像那飘扬的千面旌旗戛然而止,令人无比惋惜。
关于作者
宋代陈淳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乾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