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嘉定四年日在房,赵侯来守南清漳。 下车百事所未遑,先务化原修泮宫。 发帑市材鸠众工,改偏易陋规模洪。 大门复旧正当阳,直挹名第真仙峰。 泮渠下疏清波溶,时与潮汐相流通。 两廊轩轩如翚飞,朱栏翼之森卫防。 讲堂岩岩峙中央,高明洞豁无暧曚。 东西两舍夹其旁,扉楹新厂标祠堂。 诸祠畴昔乱无章,从今一正峣相望。 东祀无极濂溪翁,浑沦再辟如羲皇。 二程从而大发扬,千载绝学始有光。 文公继之撷精刚,发挥大学明中庸。 善集诸儒粲朝纲,金声玉振真玲珑。 此邦况又旧游乡,流风遗泽尤洋洋。 合为四座俨颙颙,卓示师表开群蒙。 女令圣门知所从,无徒自弃甘面墙。 西祀唐人相国常,首变蛮俗趋文风。 配以周欧二俊良,破荒桂籍先传芳。 端明蔡公著清忠,始自莲幕起腾骧。 东溪高公拔上庠,劲节凛凛凌秋霜。 力摧秦桧锐锋铓,濒死奋不顾厥躬。 列为五像竦昂昂,论世尚友激懦慵。 要令片善有磨砻,无往不切进修功。 越惟明年神祝融,群工告备襡器藏。 侯曰轮奂美而彰,落成合与诸宾同。 释菜之礼久已亡,在泮饮酒仪亦荒。 今其举之始自邛,不宜草略宜周详。 时惟月琯中林钟,旬有三日方曈眬。 阖郡文武诸曹郎,下及生员隶学供。 庙廷叙立严班行,银青错间绯紫裳。 主人升自阼阶东,束茅灌献文宣王。 韭芹蔬笋罗芬芗,配食兖邹二国封。 跪伏拜起仪从容,精神昭格孚冥茫。 恭惟道德万世隆,参天配地相始终。 再诣东祠诸儒宗,荐以时器陈时饔。 粢盛醴齐烹羔羊,尊师一意照无穷。 三诣西祠诸贤踪,馈荐一视东祠丰。 岂应故事诚有将,示人友善何日忘。 祀事既毕登堂堭,峨冠列坐咸肃恭。 广文巍榻歌鲁颂,讲扬经义发童蒙。 卷经群趋跻而跄,旧堂序列环而重。 老少团拜敬而雍,申明孝弟消强梁。 更衣紫袖巾缩缝,旋复故坐举馂觞。 羞桃华瓜仍蕉黄,左殽右胾羹及粱。 五行大白益静庄,威仪秩秩无忀徉。 三劝和乐恩意浓,酬酢指逊交更相。 主人载笑色而康,方今太平无征攘。 幸与诸宾相庆逢,愿均饮醉文字中。 众宾欣谢且惭惶,此会旷典昔未尝。 今幸亲与沾霈霶,报之愧无圭与璋。 文班进请输肺肠,泮仪民则诗言飏。 风教基本今既崇,礼逊兴行道义充。 观听感德还降衷,自达闾巷无奸凶。 异时刺史入三公,又推此道柔万邦。 移风易俗归醇酿,均令天下跻虞唐。 武班进请披心胸,侯饮于泮为道长。 可屈群丑服淮羌,献囚献馘不告讻。 坐格飞鸮食我桑,赂金贡齿皆来降。 异时锡命侯弓彤,又相君德成安强。 樽俎自折万里冲,会同四海来氐羌。 诸生继进吐卑悰,惟申文武无异方。 加之俾尔炽而昌,加之俾尔寿而臧。 降尔遐福如陵冈,嗣续与国同无疆。 北溪野人狷且狂,躬陪盛仪喜莫量。 直述诗史为铺张,昭示来世惊盲聋。

译文:

### 前言 这首诗较长,内容丰富,详细记载了宋代嘉定四年赵守备修缮南清漳泮宫并举行释菜会馂活动的过程及意义。下面为你逐句翻译。 ### 翻译 嘉定四年,太阳运行到房宿的位置时,赵侯前来镇守南清漳。 他刚到任,百事待兴还来不及处理,就先致力于教化的根源,修缮学宫。 他打开府库拿出钱财购买材料,召集众多工匠,改变了学宫偏僻简陋的样子,使其规模宏大起来。 学宫的大门恢复了旧日模样,正对着南方,直接可以看到名第山和真仙峰。 泮宫的水渠向下疏通,清波荡漾,时常与潮汐相互流通。 学宫的两廊高高翘起,就像鸟儿展翅欲飞,红色的栏杆排列两旁,像卫兵一样森严。 讲堂高大雄伟地矗立在中央,宽敞明亮,没有一丝昏暗。 东西两侧的学舍夹在旁边,新修的门窗和柱子上标着祠堂的名字。 过去各个祠堂杂乱无章,从今以后一一矫正,高高相对。 东边祭祀的是无极先生周敦颐,他让混沌的世界再次开辟,就像伏羲氏一样。 程颢、程颐兄弟接着大力发扬他的学说,千年以来失传的学问开始有了光彩。 朱熹继承了他们的学说,选取精华,阐发《大学》,阐明《中庸》。 他善于汇集各位儒者的学说,使朝廷纲纪清晰,就像奏乐一样,集众美于一身,十分精妙。 这个地方又是朱熹曾经游历过的地方,遗留下来的风范和恩泽尤其深厚。 把他们合为四座神位,庄重严肃,为众人树立了卓越的师表,开启了大家的蒙昧。 让大家知道在圣门应该追随谁,不要白白地自我放弃,像面墙而立一无所知。 西边祭祀的是唐代的相国常衮,他首先改变了当地的蛮夷风俗,使其趋向文化之风。 以周匡物、欧阳詹两位才俊配享,他们是当地科举中第的先驱,率先传扬了美名。 端明殿学士蔡襄以清正忠诚著称,他从幕僚之位开始崛起。 东溪先生高登从太学中脱颖而出,他的气节刚正,像秋霜一样凛冽。 他奋力挫败秦桧的锋芒,濒临死亡也不顾自身安危。 把他们列为五尊塑像,高大威严,让后人谈论往事,追慕贤友,激励懦弱和慵懒之人。 要让微小的善举都得到磨砺,无论何时都要切实地进行自我修养。 到了第二年夏天,众多工匠宣告工程完毕,各种礼器也都收藏好了。 赵侯说学宫美轮美奂,十分壮观,落成之时应该和各位宾客一同庆贺。 释菜之礼早已失传,在泮宫饮酒的礼仪也荒废了。 如今要重新举行,应该从这里开始,不应该草率,而应该周全详细。 当时正值农历六月,十三日天色刚刚破晓。 全郡的文武官员,下到在学宫供事的生员。 在庙廷按照次序站立,官员们的服饰银青、绯紫相互交错。 主人从东阶走上,用束茅灌酒的方式祭祀文宣王孔子。 韭菜、芹菜、蔬菜、竹笋摆满了供桌,散发着芬芳,配享的是被封为兖国公、邹国公的颜回和孟子。 跪拜、伏地、起身,礼仪从容不迫,精神虔诚,感动了冥冥中的神灵。 恭敬地想到孔子的道德万世尊崇,与天地相配,始终如一。 接着到东边的祠堂祭祀各位儒者宗师,用应时的器物和食物来献祭。 献上谷物、美酒和烹煮的羔羊,尊师的心意昭然无穷。 再到西边的祠堂祭祀各位贤人的遗迹,献祭的物品和东边的祠堂一样丰盛。 这哪里是应付旧例,确实是诚心诚意,让人们懂得友善,永远不要忘记。 祭祀的事情完毕后,大家登上堂前的空地,戴着高高的帽子依次而坐,都十分严肃恭敬。 学官坐在高榻上唱起《鲁颂》,讲解宣扬经义,启发蒙昧的学子。 大家卷起经书,小步快走,按照旧例在堂中依次排列,围坐了好几层。 老少相互团拜,恭敬而和睦,申明孝悌之道,消除强横之人的戾气。 大家换上紫色袖子、缩缝头巾的衣服,又回到原来的座位,举起祭祀后的酒觞。 端上桃子、华瓜和黄色的香蕉,左边放着菜肴,右边摆着肉块,还有羹汤和米饭。 大家多次举杯畅饮,更加安静庄重,礼仪井然,没有一点懈怠。 主人三次劝酒,和乐的氛围中恩意浓厚,宾客们相互敬酒,谦逊有礼。 主人面带微笑,神色安详,说如今太平盛世,没有征战。 有幸和各位宾客相逢庆贺,希望大家在文字的交流中都能尽情沉醉。 众宾客欣然致谢,又感到惭愧惶恐,这样的盛会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如今有幸亲身参与,感受恩泽,可惜没有美玉来回报。 文官们上前表达肺腑之言,说泮宫的礼仪是民众的准则,《诗经》里都有宣扬。 如今风教的根本已经得到尊崇,礼让之风兴起,道义得以充实。 百姓观看听闻,感恩戴德,就会心地善良,从街巷到各处都不会有奸邪凶恶之人。 将来赵侯升任三公之位,再推行此道,安抚万邦。 移风易俗,让社会回归淳朴,让天下都达到虞舜、唐尧时的盛世。 武官们上前敞开心扉,说赵侯在泮宫饮酒,是为了树立道义的榜样。 能够使群丑屈服,让淮地的羌人归服,敌人献上俘虏和左耳,不再有凶乱。 能使恶鸟停止作恶,像《诗经》里说的那样,让远方的人带着财物和珍宝来投降。 将来皇上赐给赵侯红色的弓,他又能辅佐君主,使国家安定强盛。 在宴席之间就能挫败万里之外的敌人,使四海的少数民族都来朝拜。 各位学生接着上前表达谦卑的心意,说无论文武之道都是相通的。 祝愿赵侯家族昌盛,长寿安康。 赐予他如高山般的长久福气,子孙后代和国运一样无穷无尽。 北溪的野人我性情耿直又狂放,亲身参与这盛大的仪式,喜悦之情无法估量。 直接把这件事写成诗史来大肆宣扬,昭示后世,让那些蒙昧的人惊醒。
关于作者
宋代陈淳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乾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