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风径游卫山峬,溢耳谣言如春敷。 猗猗青青发三叹,熟察其调未免粗。 当年载歌淇水澳,区区但取枝叶绿。 恶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胜于玉。 料想厥种未为良,校之吾邦君视仆。 吾邦此君最佳处,惟在根萌毓坤腹。 出尘妙质莹无疑,彻骨不容疵纤厘。 地灵精白气所孕,圃师培壅工弗施。 火行用事正炎鬰,故遣特特清南垂。 钻泥苯䔿伸蛰龙,轧石胧肿亚卧狮。 蓄节正直已不拔,藏心塞实如无私。 新班黄甲固脆润,半露青簪犹珍奇。 雨余荷锄试一访,颖颖竞脱毛囊锥。 发封奏之金错刀,片片逐刃滋琼脂。 未数冰谷素龙肝,岂逊金墉白云芝。 天然真味本自足,不待滑瀡甘以饴。 烹煎燔炙无不可,论材宜为百品师。 疏肠涤胃扫烦秽,侑巵赞膳功谁知。 九饤槃中若得此,方贡诸羞特余子。 箪瓢陋巷时相逢,炳腹琅玕焰欲起。 从知种种山海腴,那有似此清中癯。 吴莼楚荇傥埒美,恰类𨢎䤙拟醍醐。 猫舄班孙真徒胥,何复敢校荣与枯。 信哉超越天地炉,君子之德他所无。
和丁祖舜绿笋之韵
译文:
我在微风中漫步游览卫山的山角,满耳听到的歌谣就像春天里蓬勃生长的万物。看到那绿竹柔美茂盛的样子,我不禁再三感叹,可仔细品味那些歌谣,感觉格调未免有些粗俗。
当年人们歌唱淇水的弯曲处的竹子,仅仅是看重它枝叶的翠绿。哪里知道竹子之中有着极其美妙的滋味,它让人神思清爽,胜过美玉。我猜想那些地方竹子的品种不算优良,和我们家乡的竹子相比,就如同仆人之于主人。
我们家乡竹子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它的根芽在大地深处孕育。它超凡脱俗的美妙质地,晶莹纯净没有丝毫疑问,从头到脚连最细微的瑕疵都不容存在。这是因为它是被当地灵秀纯净的精气所孕育,不需要园艺师特意去精心培育。
当炎热的夏天到来,暑气正盛的时候,它就特意来使南方变得清爽。它像蛰伏的蛟龙钻出泥土奋力伸展,又像卧着的狮子顶着石头艰难生长。它的竹节生来正直,不可动摇,竹心充实,毫无私心。
刚刚长出像新科进士黄甲般的嫩笋,质地脆嫩滋润,半露在土外像青色发簪的笋也十分珍奇。雨后我扛着锄头去探访它们,只见笋尖纷纷像从毛鞘里脱出的锥子。
把笋剥开用锋利的刀切割,片片笋肉就像琼脂般滋美。它的美味胜过冰谷中的素龙肝,也不逊色于金墉的白云芝。它天然的真味本来就很充足,不需要用滑润的调料和甘甜的饴糖来增添滋味。
无论是烹、煎、烧、烤,怎么做都可以,论起它的价值,应该是百种食材的表率。它能疏通肠胃,扫除体内的烦秽,可它在陪伴饮酒、辅助膳食方面的功劳又有谁知道呢。
如果在丰盛的宴席上能有这竹笋,那些各地进贡的珍馐美味就都成了微不足道的陪衬。就算是在像颜回那样箪瓢陋巷的贫苦生活中与它相逢,也会感觉腹中像有琅玕般的光彩闪耀。
由此可知,那些各种各样的山海珍馐,哪有像这竹笋这样清瘦而有韵味的。就算吴地的莼菜和楚地的荇菜能和它媲美,也不过就像粗糙的食物去和美味的醍醐相比。像猫竹、舄竹、斑竹、孙竹这些,真的只能算是它的徒众,哪里还敢和它比较荣枯兴衰。
确实啊,这竹子超越了天地间的造化,君子的品德在其他事物上是找不到的。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淳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乾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