穑斋主人嗜泉石,一舸来家楚江侧。 水光山色晴逼人,中有轩窗更清绝。 汲泉为池良不恶,坐见涟漪照金碧。 匳开宝鉴大如许,月堕冰轮光欲溢。 何须泰华寻玉井,谩说仇池有仙穴。 个中风露无处著,长为昭华洗炎热。 嗟予疎懒真成癖,想像哦诗竟何益。 安得身为穑斋客,醉卧池边听锦瑟。
寄题胡穑斋盆池
译文:
穑斋的主人十分喜爱泉石之景,他驾着一艘小船,在楚江岸边安了家。
晴朗的日子里,水光山色明艳得好似要扑面而来,在这美景之中,那轩窗更是显得清幽至极。
主人从泉中取水,建成了一个小池塘,这池塘真是不错。坐在旁边,能看见那泛起涟漪的池水映照着周围金碧辉煌的光影。
这池塘就像打开的宝镜一样大,当月亮像冰轮般落入池中,那光亮仿佛要满溢出来。
哪里还用得着去泰山、华山寻觅玉井,也不用空口夸赞仇池有什么仙穴。
这小池塘中弥漫的风露,让人感觉清爽无比,它长久地像昭华之水一样,洗去这世间的炎热。
可叹我这人疏懒成癖,只能在这里想象着那池景,然后吟诗,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成为穑斋的客人,醉倒在池塘边,静静聆听那锦瑟之音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裘万顷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为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