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别吴长文司理

同心而异乡,既见复轻别。 岂终无会期,南北渺难必。 邮亭君与我,强饭再三说。 此意非不领,欲话声已咽。 肩舆使前驱,分手大江侧。 升高辄回首,犹拟望颜色。 予家古南州,胜友固不乏。 如君相知深,千百未见一。 君才十倍我,君德更刚直。 赠行诗满纸,字字良有益。 谁与趣我去,胡不缓旬浃。 噬脐怅弗及,写心寄愁绝。

译文:

我们虽然心意相通,却身处不同的地方。好不容易相见了,却又要匆匆分别。 难道我们终究没有再次相聚的日子了吗?只是南北相隔,这相聚的日子实在难以确定。 在驿站里,你再三叮嘱我要好好吃饭。我心里明白你的这份心意,可刚想说话,声音却已哽咽。 你坐着轿子让轿夫在前面先行,我们在大江边分手。我登高就忍不住回头,还想着能再看你一眼。 我家在古老的南方,原本也有不少好友。但像你这样和我相知极深的人,千百个里也难找出一个。 你的才华比我强十倍,品德更是刚正耿直。你为我送行写下满纸的赠诗,每一个字都对我很有益处。 是谁在催着我离开呢?为什么不能再延缓个十来天呢。如今后悔已经来不及,我只能把满心的愁绪写下来寄给你。
关于作者
宋代裘万顷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为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