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窝示元德弟二首 其二

清泉出石窦,白云卧山窝。 淋淫乍开霁,原野欢声多。 吾庐近西峰,其下林婆娑。 解衣坐磐石,持竿钓清波。 主人忘机心,鸥鸟亦无他。 东鲁与南郭,泰山等峩峩。 周子何人哉,自许不啻过。 一朝离草堂,山英遂横戈。 折辕不得还,如此俗驾何。 仰视前修翁,铅刀比太阿。 予弟山林人,心平气自和。 懽然乐箪瓢,笑彼荤膻罗。 好书不厌观,佳句时一哦。 烦赓紫芝曲,为我醉时歌。

译文:

清澈的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流出,洁白的云朵慵懒地卧在山间的窝谷之中。 刚刚还是大雨如注,转眼间雨过天晴,原野上到处都回荡着欢快的声音。 我的房屋靠近西边的山峰,山峰下面树林枝叶扶疏,随风摇曳。 我解开衣衫,悠然地坐在巨大的石头上,手持钓竿在清澈的水波中垂钓。 我这个主人已经忘却了世俗的机巧之心,就连那海鸥等水鸟也对我毫无戒心。 东鲁的颜回和南郭惠子,他们的品德就如同泰山一样崇高巍峨。 周敦颐是怎样的人呢?他对自己的期许可不只是超越常人而已。 有一天他离开了自己隐居的草堂,出山为官,山间的神灵仿佛都横起了兵器表示不满。 他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就像车辕折断无法前行一样难以返回原来的生活,面对这样的世俗官场又能怎么办呢? 抬头仰望那些前代的贤德之人,我就像铅制的钝刀,和锋利无比的太阿剑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 我的弟弟是热爱山林的人,心境平和,气息自然和顺。 他快乐地安于箪食瓢饮的简朴生活,嘲笑那些被功名利禄束缚的人。 他喜爱读书,百看不厌,还时常吟诵那些优美的诗句。 麻烦你续写一首像《紫芝曲》那样的歌谣,在我喝醉的时候为我歌唱。
关于作者
宋代裘万顷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为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