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蹈中过书坞归二十韵

我坞须君到,兹行说几时。 喜来衣裹少,勇出岸头维。 篙节探渠溜,灯笼上酒瓻。 乱蛙嘈沮洳,警犬候笆篱。 阙白瞻林罅,排苍架月规。 澣𫄨櫺易透,洁榻帚难施。 落弹如梅熟,抛簪似笋遗。 橘包收夕润,杉彩漾朝曦。 漆椀湖鱼莹,瓷瓯釜粥糜。 弛肩高木荫,安膝下亭茨。 散地今兹见,荒蹊过者谁。 诡求诸老记,留下故人诗。 惫干宵中复,佳眠旦起迟。 衣篝宽女送,药剂切兄医。 仆点昏来窊,船桩泊定移。 句材当面逼,天巧古人窥。 还往枫桥路,低徊泰伯祠。 比君多数岁,把卷忆吾师。 八月登秔稻,西风理钓丝。 未嫌墟曲小,来赴野塘期。

译文:

我那书坞盼着您能来,这次出行您说定在什么时候呢? 满心欢喜地准备出行,衣物都没带多少,勇敢地解开岸边系船的绳索出发了。 撑着船篙探寻水渠里的水流,提着灯笼去取酒坛。 杂乱的蛙声在泥沼处喧闹,警觉的犬儿在篱笆旁守望。 透过树林的缝隙能看到天空的光亮,一排苍翠的树木如在月亮的轮廓下排列。 轻薄的夏衣很容易被夜露打湿,洁净的床铺扫帚都难以清扫灰尘。 掉落的果实像成熟的梅子,掉落的树枝就像笋壳被遗落。 橘子包裹着傍晚的湿润,杉树的色彩在早晨的阳光中荡漾。 漆碗里的湖鱼晶莹剔透,瓷碗里的粥煮得稀烂。 在高大的树木树荫下放下肩头的负担放松,在低矮的亭子里安坐。 如今看到这片闲散之地,这条荒僻的小路又有谁会经过呢? 希望能请诸位前辈写下题记,留下故友的诗篇。 疲惫的身体在半夜恢复了气力,睡了个好觉早上起得也晚。 宽衣的竹笼是女子送来的,贴心的药剂是兄长帮忙调配的。 仆人在黄昏时显得昏沉困倦,船桩固定好后又移动了位置。 作诗的素材就在眼前逼迫着我去创作,大自然的奇妙就像能让我窥探到古人的心境。 我们往返于枫桥的路上,在泰伯祠前徘徊流连。 我比您大几岁,拿着书卷就会想起我的老师。 八月里稻谷即将成熟,等西风起时就去整理钓丝。 不要嫌弃这乡村地方小,快来赴这野塘之约吧。
关于作者
宋代周南

周南(一一五九~一二一三),字南仲,平江(今江苏苏州)人。黄度婿。早年从叶适学。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池州教授。召为秘书省正字。宁宗庆元初,韩侂胄用事,度以忤意罢右正言,南亦罢,俱入伪学党。开禧三年(一二○七),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未几,又以对策诋权要罢。嘉定六年,卒于家,年五十五。有《山房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山房集》八卷、《山房后稿》一卷。事见《水心集》卷二○《周君南仲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周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编为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