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及衰朽次韵奉酬三首 其一

况也来从班马傍,泛舟千里尚𬪩香。 庭虽过鲤元无异,桴偶乘由得问强。 亲见治民如治眼,归谈勤贼定勤王。 翻思父子寒如此,孤负珠玑富墨庄。

译文:

哎呀,你从贤才身边前来,坐着船行驶千里,还带着美酒的浓烈香气。 就像当年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诲那样,你我之间的传承其实也并无不同,偶然像孔子弟子仲由那样乘着木筏,还能探讨强国之道。 我亲眼见过你治理百姓就如同精心治疗眼睛一般细致用心,你回去之后谈论起讨伐贼寇之事,必然是会一心为君王效力。 回头想想我们父子如此贫寒,实在是辜负了那如珠玑般珍贵的墨庄所蕴含的知识财富啊。 需说明的一点是,这首诗有一定的用典和文化背景,可能翻译不能完全精准地传达原诗所有的深意和韵味。诗中“班马”常指贤才,“过鲤”是用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庭训典故,“桴偶乘由”涉及孔子和弟子仲由的相关说法 。
关于作者
宋代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