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衮子冰诗

畏折绵霜已不胜,加工寒里立威棱。 争明日月天无色,遏住江湖晓作层。 欲倚为山忧𬀪见,不如吟柱得诗能。 规恢可但滹沱事,只任贤能也中兴。

译文: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已经冷到连能抵御严寒的厚绵衣都让人觉得难以抵挡霜寒了,寒冷还在不断加剧,尽显它的威严。 它似乎在与日月争辉,让天空都失去了光彩,遏制住江湖的水汽,到清晨时凝结成层层冰霜。 本想把这冰当作山峦依靠,却又担忧太阳出来后它就消融不见,倒不如把这冰当作吟诗的柱子,能激发作诗的灵感。 谋划复兴之事可不仅仅是像当年光武帝在滹沱河遇到冰合渡河那样的偶然之事,只要任用贤能之人,国家也能走向中兴。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的意象和表意比较隐晦,尤其是“规恢可但滹沱事”这句涉及历史典故,上述翻译只是尽量贴合诗意进行表述。
关于作者
宋代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