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领户部杨公挽诗 其二

赪尾劳民久,青天转粟艰。 三年流马运,一笑狎鸥闲。 天远才多阨,功深报肯悭。 勒铭周伏柱,何恨掩丘山。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百姓像红尾鱼般困苦疲惫已经很久了,在艰难的情况下向灾区转运粮食如同青天摘星一样困难。 杨公这三年来就像诸葛亮的流马木牛运输粮草那样,不辞辛劳地调度粮食救济百姓,如今他终于能安闲地与海鸥嬉戏,悠然离世了。 上天遥远,贤才大多命运坎坷,杨公功劳卓著,上天怎会吝啬对他的回报呢? 应该像周朝为柱下史老子刻铭纪念一样为杨公刻石立碑,他即便长眠于山丘之下,又有什么遗憾呢。
关于作者
宋代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