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 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 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 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 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 余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 北有嬾瓒岩,大石庇樵牧。 下窥半崖花,杯盂琢红玉。 飞云身畔过,揽之不盈掬。 祝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 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 惟余岣嵝峰,南睇半空绿。 仿佛认潇湘,向岳流屈曲。 高处惊我魂,幡思宅平陆。 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 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 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 绝顶横石渠,仙人有遗躅。 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 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昔游诗 其一一
译文:
以前我曾游历衡山,天还没亮就进入了幽深的山谷。
要知道我乘坐的轿子是什么样子,是把一块横板挂在两根竹子上。
它的形状就像秋千垂着,不管高低起伏都不会倾覆。
往山上攀登了九千丈,中途有很多佛教的庙宇。
一座山峰比一座山峰高,每座山峰上的林木都秀丽多姿。
抬头看一同来的游客,只能在树梢之上看到他们的帽子和衣服。
那高台和石桥所在的路,平常都是云雾栖息的地方。
山下雷雨交加的时候,这里却阳光晴朗。
紫盖峰是多么的高耸突出啊,站在上面万里风光尽收眼底。
其余六七十座山峰,仅仅就像翠绿的波浪矗立着。
北面有个嬾瓒岩,巨大的石头庇护着砍柴和放牧的人。
往下看半山腰的花,如同雕琢成红玉的杯盂一样美丽。
飞云在身边飘过,伸手去抓却连一捧都捧不到。
祝融峰是最高最险绝的,相比之下紫盖峰都不值得一提了。
从上面俯视和在下面仰观感觉完全不同,苍茫大地上万物都好像拜伏着。
只有那岣嵝峰,往南望去像是半空中的一抹绿色。
隐隐约约能辨认出潇湘水,朝着衡山曲折地流淌。
站在高处让我心惊胆战,忽然就想着回到平坦的陆地居住。
衡山的东面有个雷穴,那里有灵异的现象,千万谨慎不要去触碰。
云来的时候弥漫了整个世界,云散去后一座山峰独自挺立。
僧人的窗户有时留着缝隙,云飘进去就再也赶不走了。
在绝顶之处横着一条石渠,据说那里有仙人留下的足迹。
山上有很多金光草,半夜里就像排列着的蜡烛一样明亮。
可惜那些灵药却怎么也找不到,唉,这次回去得也太快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