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赴傅岩叟之招望日同游栖隠庵华严寺呈岩叟及同游者

乘兴联翩渡小溪,轻车不怕日斜西。 拟来古寺观新扁,且向山斋读旧题。 茆屋起烟归路暝,秋云阁雨暮天低。 人生适意惟行乐,不较毫芒宠辱齐。

译文:

我们兴致勃勃地结伴同行,接连着渡过了那潺潺的小溪,即便天色已渐渐向晚,夕阳西斜,也丝毫不惧,坐着轻便的车子继续前行。 原本打算前往古老的寺庙去观赏新挂上的匾额,这会儿就先到山中的书斋里读一读旧时的题诗。 不知不觉间,茅草屋上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天色昏暗,该是踏上归途的时候了。秋天的云朵似乎收敛了雨意,暮霭沉沉,天空显得格外低垂。 人生在世,能让自己感到快意的事情莫过于及时行乐,不必去计较那一点点的荣耀与屈辱,把它们都看得平等一些。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