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于两池中作船亭名卧芦取山谷满船明月卧芦花之句落成为赋小诗

路入芳池柳岸行,宛然野渡一舟横。 祗缘胸次规模别,便有江湖气象生。 云影恍疑帆影度,啸歌中有棹歌声。 天书恐逐衔芦雁,未许花边卧月明。

译文:

我沿着长满柳树的岸边,走进那美丽的池塘。眼前的景象,仿佛让我置身于野外的渡口,有一艘小船横在那里。 只因为建造者心中有着独特的构思和规划,这小小的船亭便生出了江河湖海般的宏大气象。 天上的云影倒映在池中,恍惚间让人以为是船帆在缓缓移动;人们在这里纵情地长啸高歌,歌声中仿佛还夹杂着划船时的号子声。 我担心朝廷的诏书会像那衔着芦苇的大雁一样,很快就会到来,到那时啊,怕是不能再在这花丛边伴着明月安然闲卧啦。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