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廿六日赵国兴招饮山堂有诗和韵

满地秋阴日欲残,故人相约过松关。 风烟雨后呈姿态,杖屦秋来起废闲。 喜有诗情浓似酒,从渠日历积如山。 清溪况解知人意,为绕山堂绿一湾。

译文:

农历七月二十六这一天,秋日的阴影铺满大地,太阳即将西沉。老友赵国兴相邀,我穿过那松柏林立的关隘前去赴约。 风雨过后,山间的风烟展现出别样的姿态。入秋以来,我拄着拐杖、穿着鞋子,从往日的闲散中重新振奋起来。 令人欣喜的是,此刻诗情浓郁得就像美酒一般。至于那些堆积如山的日常琐事,都随它去吧。 更让人感到惬意的是,那清澈的溪流仿佛懂得人的心意,环绕着山间的厅堂,形成了一湾碧绿的水流。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