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玠两投诗以古风谢之

知君家住象山麓,日有见闻新耳目。 自怜各在天一涯,休誉惟能采乡曲。 却来一见玉溪头,已知标致非凡俗。 等闲挥翰墨淋浪,惠我新诗不金玉。 细将学问说根源,异同更与明朱陆。 吾道工夫有端绪,要是义精仁乃熟。 博文约礼是真传,收拾奇功归谨独。 参前倚衡勿间断,千载断弦端可续。 手披诗卷荷情真,聊以斯言报谆复。

译文:

我知道你家住在象山的山脚下,每天所见到和听到的都让你耳目一新。 我自己悲叹我们各自远隔天涯,我只能从乡里人的口中了解你的美好声誉。 后来在玉溪头与你一见,我立刻就知道你的风度品格不同凡俗。 你随意挥笔,笔墨酣畅,送给我新诗,这比金玉还珍贵。 你仔细地跟我探讨学问的根源,还为我明晰朱熹和陆九渊学说的异同。 我们所追求的道和学问的功夫是有头绪的,关键是要对义理精研,仁德才能纯熟。 广泛学习文献、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才是真正的传承,要把非凡的成就归结于独处时也谨慎不苟。 要时刻将这些道理铭记于心,不间断地践行,这样千年以来中断的道统也能够接续。 我手捧着你送的诗卷,感激你的真情,姑且用这些话来回报你恳切的教诲。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