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赋秋浦

我为秋浦游,欲访秋浦迹。 及已到此邦,秋浦无处觅。 或云百里间,始见江祖石。 或云江祖石,止在齐山侧。 地形著山川,记载具文籍。 父兄世流传,论且不可核。 况出形器表,理可俄而测。 所以圣人心,贵在于默识。 不然差毫厘,千里成舛忒。 想今锦𫛴鸟,欲见已不得。 试听白猿吟,傥能喧夜寂。

译文:

我到秋浦这个地方来游玩,一心想着去寻访秋浦的遗迹。 等我真的来到了这个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秋浦的踪迹。 有人说在这方圆百里之内,才能见到江祖石。 又有人说江祖石,其实就在齐山的旁边。 地形中有着山川的分布,相关的记载也都写在书籍文籍里面。 不过这些都是父辈、祖辈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说法,仔细考究起来也难以确定其真实性。 更何况那些超越了具体形器的事物,其内在的道理又怎能够轻易就测度出来呢。 所以圣人的思想,贵在默默地去领会感悟。 不然的话,哪怕只是有毫厘的差错,最终也会造成千里的谬误。 想来如今像锦𫛴鸟这样的珍禽,想要见到都已经不可能了。 不妨试着去听听白猿的啼吟声,说不定它能打破这夜晚的寂静。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