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甫出示所居之别墅南岩图并诸公题咏欲予同作为赋长韵

忆昔同作康山游,杖屦历遍千岩幽。 知君已具看山眼,每遇胜处尝淹留。 从兹一去间何阔,倒指殆欲忘春秋。 不知此地复何地,但见大江东去流。 相逢恍然如隔世,尽洗积年离别愁。 首为袖出南岩图,著鞭先我占一丘。 南岩之高不可攀,俗驾欲到何缘由。 君乃结屋于其巅,避世拟追园绮俦。 雪飞霜瀑自天落,戟列万竹干云修。 客来煮茗话畴昔,酒熟春禽相劝酬。 自言得此已足老,岂复更怀身世忧。 无心偶作云出岫,良念棣萼情绸缪。 对床听雨有真意,肯放拂衣归去休。 登高一日展遐眺,洗眼九华云渍收。 语我南岩卜筑地,只放五老高一头。 丹梯万丈径可蹑,独恨未遂曾往谋。 我生亦有山水癖,欲见未见心先投。 长哦南山白石烂,梦寐沧江飞白鸥。 归与亟办买山计,甘与世好相盾矛。 采蕨可以忘朝饥,种橘自当千户侯。 眷言志事在𤱶亩,适我愿兮遑他求。 此时作书报同志,知肯远为题诗不。

译文:

回忆往昔,我和你一同去康山游玩,拄着拐杖、穿着鞋子走遍了无数幽深的山岩。我知道你早已具备了欣赏山川美景的慧眼,每遇到风景绝佳的地方,总会停留许久,细细品味。 自从那次分别之后,时光飞逝,这中间的间隔是如此漫长,我掰着手指算日子,都快要忘记岁月流转了。我都不清楚现在身处何地,只看见那滚滚长江水向东奔流不息。 如今与你相逢,恍然间感觉像是隔了一世,多年来积累的离别愁绪一下子都消散了。你首先从袖子里拿出南岩图,看来你抢先一步占据了那一处好地方。 南岩高耸入云,难以攀登,凡俗之人想要到达那里谈何容易。而你却在它的山巅建造了房屋,像是要效仿古代避世隐居的园公、绮里季等贤士。 雪花飞舞,瀑布如霜从天上倾泻而下,万竿翠竹像戟一样排列着,笔直地向上生长,直插云霄。有客人来访时,你们煮着茶,畅谈过去的时光;美酒酿成时,春鸟也像是在一旁劝酒。 你说自己得到这样的地方,足以安度晚年,哪里还会再为身世而忧愁。你原本无心出山,就像白云偶然从山洞中飘出,只因顾念兄弟情深,才没有隐居到底。 你们曾有对床听雨的真挚情谊,怎么忍心拂袖离去、就此归隐呢。有一天你登高远望,九华山上云雾消散,景色尽收眼底。 你告诉我在南岩选址建房的地方,那里比五老峰只低那么一点儿。虽然有万丈的石阶可以攀登,但可惜我一直没能实现前往的打算。 我生来就对山水有浓厚的癖好,还没见到南岩,心就已经被它吸引了。我常常高声吟诵“南山白石烂”的诗句,梦里都想着自己像白鸥一样在沧江上飞翔。 回去之后我要赶快谋划买山隐居的事情,哪怕与世俗的喜好相悖也在所不惜。采摘蕨菜就可以忘却早晨的饥饿,种上橘子树就如同拥有千户侯的财富。 我一心向往田园生活,只要能遂了我的心愿,哪里还会有其他的追求。这时我写信告知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知道他们肯不肯为南岩题写诗篇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