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希颜游章贡

忆昔吾先师,慷慨歌远游。 超忽凌八荒,咫尺视九州。 东将征旸谷,挂衣扶桑头。 西不畏羊肠,而以摧其辀。 南辕有遐眺,直指百粤陬。 北驾何所之,亦欲穷燕幽。 堕地弧矢志,壮岁无不酬。 肯学鄙丈夫,拘剪守一丘。 今日因送子,歌此临清流。 江深不可极,负重万斛舟。 慨然动高兴,不作贾胡留。 发足真自此,行矣万里修。 倘或跨疲蹇,路长殊可忧。 愿言自努力,岁晚当遂谋。 江山有会意,寄书传置邮。

译文:

回想从前我的先师,豪情满怀地高歌着远游的篇章。 他的思绪瞬间就能跨越八方荒远之地,把偌大的九州当作近在咫尺的地方。 他想着向东去征讨日出的旸谷,把衣服挂在扶桑神树的枝头。 向西行进也不害怕那如同羊肠般的崎岖小路,哪怕会因此损坏他的车辕。 他驾着车往南眺望远方,目标直指百粤的角落。 向北驾车又要去哪里呢,原来是想去把燕幽之地探寻个究竟。 他自出生就怀着远大的志向,到了壮年时这些志向都一一实现。 他怎会像那些见识短浅的人一样,局限于一方小天地里守着自己的那点小地盘。 如今因为送你远行,我对着清澈的溪流唱起这首诗。 江水深不见底,能承载万斛重的大船。 你也应像我先师一样慷慨激昂,激起高远的兴致,不要像那些贪图钱财的商人一样留恋原地。 你的远行就从这里真正开始了,勇敢地前行吧,去完成那万里的征程。 倘若你像骑着瘦弱的驴子那样进展缓慢,路途又如此漫长,实在让人担忧。 希望你能自己努力奋进,到了年岁渐长的时候能实现自己的谋划。 当你在江山美景中有了感悟和体会,就通过驿站寄信给我分享吧。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