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好古松图和赵国兴韵

笔端老木千岁心,一见洗我尘土襟。 坐久令人忘愠喜,古今碧涧落寒冰。 乍浓乍淡阴复晴,晦明变化天所成。 相画之法如相士,骨奇肉瘦神必清。 烟淡云疏天幂幂,顷刻风雷暗尘壁。 画工羞看手如神,十日一水五日石。

译文:

画家笔端绘出的这棵老松树,蕴含着历经千年的坚韧之心。我一见到这幅松图,就感觉自己那被尘世沾染的胸襟都被清洗得干干净净。 坐在画前许久,让人忘却了生活中的恼怒与欢喜,仿佛置身于古往今来都流淌着寒冰的碧绿山涧之中,心境一片清凉宁静。 画面中松树的颜色一会儿浓重,一会儿浅淡,光影变化间一会儿阴暗一会儿晴朗,这种明暗的奇妙变化就像是上天所造就的一般。 看画的方法就如同观察一个人。这松树就像一位奇人,它有着奇特的骨相,清瘦的姿态,神韵必然是清朗超凡的。 画面里烟雾淡薄,云朵稀疏,天空阴沉沉的,可转眼间就仿佛有风雷在画面中涌动,好似能瞬间把墙壁上的灰尘都遮蔽。 那些普通的画工看到这幅画,定会羞愧不已,因为这幅画的作者技艺出神入化。古代画家画水要十日,画石要五日,可这幅松图的精妙,更胜一筹啊。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