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中箭词

南来羁鸿北方客,背负严霜飞不得。 日中命尽射生手,一箭正中凌空翮。 一鸿中机百鸿惊,点空细字纷斜横。 力穷遭烹忍一死,可怜片影长孤征。 古人毕弋岂无意,登俎亦可无肉味。 至今暴殄及胎夭,杀气为妖满天地。 物生何至相吞屠,苍天变化还须臾。 坐殿忽作杜鹃去,行河岂意黄能趋。 人虫得丧无了日,客行感此泪横臆。 有弟落南今在亡,十年一字无消息。 冥鸿一来听祝辞,世间踏地皆危机。 菰蒲饱霜湖水满,见草为人汝当远。

译文:

从南方飞来的大雁啊,本是来自北方的游子,它们背负着厚重的严霜,难以展翅高飞。 正当白日之时,却遇上了那以射杀为生的猎人,一支利箭精准地射中了凌空飞翔的大雁的翅膀。 一只大雁中了猎人的机关陷阱,引得上百只大雁都惊恐万分,原本在天空中排列成整齐“人”或“一”字的雁群,顿时变得杂乱无章,斜的斜,横的横。 那只受伤力竭的大雁终究难逃被烹煮的命运,只能无奈地忍受死亡的降临,真让人怜悯它那孤单的身影长久地独自飘零。 古代人用网捕鸟、用箭射鸟,难道没有深意吗?把大雁端上餐桌,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肉味。 可如今,人们肆意地残害那些还未出生的生命,整个天地间都弥漫着杀戮的妖邪之气。 世间万物何苦要相互残杀、相互吞噬呢?苍天的变化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当年杜宇帝在宫殿中忽然化作杜鹃鸟离去,鲧治水不成在河边竟化作黄能游走。 人和虫的得失成败没有尽头,我这漂泊的旅人有感于此,泪水纵横地流满了胸膛。 我有个弟弟流落到南方,至今生死未卜,十年来都没有他的一丝消息。 冥冥中飞来的大雁啊,且听我这一番祝祷之辞:这世间,每一步都潜藏着危机。 当湖中的菰蒲被霜覆盖,湖水涨满的时候,你要是看见草的形状像人,那一定要远远躲开啊。
关于作者
宋代敖陶孙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昆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历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为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为底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