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 其四

昔我宦南海,宾友日击鲜。 今来童市归,掌肉分乌鸢。 旅食何足校,苦望双旌烟。 愿为墓户家,毋为地行僊。

译文:

当年我在南海为官的时候,宾客和友人每日都会宰杀新鲜的牲畜来宴饮作乐。 如今我从童市归来,境遇惨淡,只能任由掌中的那点肉被乌鸦和老鹰分食,生活穷困潦倒。 在外漂泊求食这点事哪里值得去计较呢,我苦苦盼望着能看到那代表着荣耀和希望的双旌的烟影,也就是盼望着能有个好的仕途前景。 我宁愿做守墓人家的一员,能安稳地守着家乡和祖坟,也不想再像现在这样,四处漂泊,像个无处扎根的地行仙一般。
关于作者
宋代敖陶孙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昆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历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为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为底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