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腹不自主,来吟体斋诗。 三肃斋中人,问体安措辞。 体卑语近拘,体高语近欺。 耳目口鼻形,人各师其师。 要之天地间,当以一理推。 冯侯好兄弟,一一清庙姿。 是家好谈道,脱略毛与皮。 一堂春愔愔,诗礼相娱嬉。 但媿远客尘,涴子连理枝。 虽然参自诀,要知不磷缁。 我车得国工,分路有险夷。 君知鲁叟圣,妙在物不遗。 当其作春秋,一字如权锤。 越境惜赵盾,断谓此语非。 俗儒无已心,望道如隔纰。 闭门画圆方,用世多参差。 千载堪一咍,汝足未及巇。 冯郎顾我笑,坐久𬬻烟迟。 黄花粲墙东,青山转墙西。 吾言亦已费,须君浮一巵。
体斋诗为梁谿冯季求作
译文:
我这张嘴和肚子啊,都由不得自己,就跑来吟诵这《体斋诗》了。我恭恭敬敬地向体斋中的人作了三次揖,想问一问这“体”该怎么去说才恰当。
如果诗体格调低,那么言辞就会显得拘谨;要是诗体格调太高,言辞又近乎于虚夸。每个人的耳目口鼻形状各异,也都有各自学习的老师。但说到底,在这天地之间,应当用同一个道理去推论。
冯先生家的好兄弟们,个个都有像在宗庙中祭祀般端庄的气质。这一家人喜欢谈论道理,能抛开事物的皮毛,直达本质。在他们家的厅堂里,春意融融,大家在吟诗习礼中相互娱乐。只可惜我这个远方来的客人满身尘俗之气,玷污了你们这如同连理枝般美好的情谊。
虽说我自己已经有了决断,但要知道我不会被外界轻易污染。我的车子要是能遇到技艺高超的工匠来修理,即便分路前行有艰险也有平坦,我也能安心。
您知道孔子这位圣人,他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对万物都不遗漏。当他撰写《春秋》的时候,每一个字都像秤锤一样有分量。就像对于赵盾越境这件事,有人说孔子有那样的论断,我觉得这话是不对的。
那些世俗的儒生总是贪心不足,远望大道就像隔着一层布,看不清楚。他们关起门来画圆画方,想要在世间有所作为时,却总是相差甚远。千年以来,这真是让人可笑啊,他们的脚连险峻的地方都还没走到呢。
冯郎看着我微笑,我们坐了很久,炉子里的烟缓缓升腾。黄色的菊花在墙东边灿烂地开放,青山在墙西边绵延。我这一番话也说了不少,还得请您满饮一杯酒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敖陶孙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昆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历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为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为底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