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长公宠赐初度致祷之语

何人著书补获麟,竹汗未干头已星。 天上风流张公子,散发沧浪歌独醒。 威名徧满淮草木,肯借妙语春冥灵。 臞翁之腹无三壬,平生贮书才一丁。 泥涂断道学龟曳,云天泼眼惭鸾停。 亦知封侯下曹掾,宁与阿堵高宁馨。 梦从诸儿坐家塾,十年灯火寒青荧。 分无黄色明天庭,独倚一片藏无形。 虞翻骨相当自程,曲江风度乃不名。

译文:

这首诗较难翻译,它用了很多典故和比较生僻的表达,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译文: 是何人在撰写书籍来接续《春秋》那样的经典之作啊,竹简上书写的墨迹还未干,人头上却已布满星星点点的白发。 那在天上有着风流潇洒之名的张公子,披散着头发在沧浪之水边,高唱着独醒之歌。 他的威名传遍了淮河两岸,连那里的草木都知晓,还肯赐下美妙的话语为神灵带来春的气息。 我这清瘦老翁的腹中并没有多少学识,平生所积累的知识也就像那小小的一丁点儿。 我困在泥涂般的困境中,就像乌龟拖着身体艰难前行,看到如云天般潇洒自在、如鸾鸟般停落优雅的您,不禁深感惭愧。 我也知道有人能从下等的曹掾之位封侯拜相,但我宁愿不与那些财物和虚名有过多关联。 我曾在梦中和孩子们一起坐在家塾里,在那十年如寒星般微弱的灯火下学习。 我本就没有那能显达富贵的面相,只能独自守着一片宁静,藏起自己无形的志向。 我就像虞翻一样,有着自己注定的骨相和命运,也没有像张九龄那样有为人所称道的风度。
关于作者
宋代敖陶孙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昆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历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为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为底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