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忽感悟,闭门谢曲生。 未危却二孺,不战仇三彭。 掊击北海樽,哜量东坡羹。 尚恨薄滋味,未能免亏成。 我欲咽元和,默坐朝上京。 坐等梨枣熟,小试升天行。
四月二十三日始设酒禁试东坡羹一杯其味甚真觉曲糵中殊无寸功也食已得三诗 其一
译文:
在今天,我忽然有所感悟,于是关上家门,谢绝美酒。
我没有陷入像商纣王宠幸妲己、周幽王宠爱褒姒那样的危险境地(二孺这里用典,暗指沉迷酒色带来的危害),不用战斗就战胜了体内的“三彭”(三彭,传说中在人体内作祟的神,常以人嗜欲为好,这里代表人体的欲念)。
我将那如同北海太守孔融常用来宴客的酒樽砸毁(掊击北海樽,孔融曾任北海相,喜饮酒待客),细细品尝着东坡羹。
只是可惜这东坡羹味道还不够醇厚浓郁,仍然难以避免有所缺憾。
我想要咽下这蕴含自然和谐之气的精华(元和,指天地自然之气),安静地坐着,向着京都的方向虔诚朝拜。
我就这么静静地等待着梨枣成熟,试着体验一番如同升天成仙般超凡脱俗的境界。
关于作者
宋代 • 敖陶孙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昆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历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为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为底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