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内喜雨诗

炎天亦靳雨,特地费雷将。 隠隠来何久,飞飞势稍飏。 初从沾块润,忽作建瓴忙。 穉子抛书出,臞禅解缚狂。 苖滋应秀颖,风过忽温凉。 蛛网掀三面,虫书漫数行。 衾箱开岁事,恩泽到诗章。 怨暑移今昨,烦疴觉在亡。 青莲开绀宇,白苎舞雕墙。 只影还晡暮,惊心重渺茫。 思惟大火聚,回向六时香。 脱略时流辈,周旋古佛场。 身才丈六足,舌乃大千长。 此理凭谁诘,何方更举扬。 鼠愁灯崛峍,鸦睨铁琅珰。 生理何聊頼,斯文重激昂。 盛时追少壮,故步失寻常。 政尔蓬心𫉁,依然贝叶光。

译文:

在炎热的夏天,连雨都显得格外吝啬,好像特地要劳烦雷神来送雨。 隐隐约约中,雷声响起许久,可雨却姗姗来迟,雨丝飞扬起来,势头才渐渐明显。 刚开始的时候,雨滴只是让土块微微湿润,忽然间,雨就像从高屋之上倾倒水瓶里的水一样,迅猛而急切地倾盆而下。 小孩子们兴奋地扔下书本跑出门去,清瘦的僧人也解开束缚,欣喜若狂。 田间的禾苗得到滋润,应该会茁壮成长、抽穗扬花,风一吹过,天气也忽然变得凉爽宜人。 蛛网上的丝被风吹得掀起了三面,虫子在地上爬过,留下好似随意书写的几行痕迹。 丰收的希望在这雨水中孕育,就像打开了一年好光景的箱子,这场雨的恩泽也融入了我的诗章。 昨日还在抱怨暑热,今日暑气已悄然转移,那令人烦闷的疾病似乎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青色的莲花在寺庙中盛开,白色的苎麻织物在雕梁画栋的墙壁旁随风舞动,好似在欢快舞蹈。 黄昏时分,我形单影只地站着,内心却被这景象所触动,思绪变得更加渺茫。 我思索着这世间如同大火聚集般的燥热与烦恼,转身面向佛前,燃起六时香,虔诚祈祷。 我抛开那些世俗之人的眼光和看法,一心周旋于古佛道场之间。 我的身躯虽只有丈六之高,可舌头(言论、智慧)却好似能涵盖大千世界。 这样的道理又能凭谁去问个究竟呢?又该在何方将其宣扬呢? 老鼠在灯光映照下显得愁苦,乌鸦斜睨着那如铁琅珰般作响的物件。 生活如此无聊又无奈,可文学和精神追求却让我更加激昂振奋。 回忆起年少时的美好时光,如今却迷失了以往的步伐。 我虽依旧有着蓬草般愚钝的心,但佛法的智慧之光依然闪耀。
关于作者
宋代敖陶孙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昆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历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为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为底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