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元光河决愁从臣,天子有诏皆负薪。 当时实炭知几畚,下与鱼鼈争生人。 孰知木黔善制水,火出木尽全其真。 一朝入火纵粉骨,曲身得煖龙蛇伸。 成亏等作万世计,肯与胡僧推劫尘。 我欲诙谐与作传,上继毛颖追获麟。 日烧昆仑十挺指,惜哉黔也非吾亲。 穷朝破灶鬰烟烬,青唇黑腕羞比邻。 谁能舆致送煖热,坐使有脚歌阳春。 将军羔酒空作梦,十年未有今年贫。
乞炭于冯孔武再用前韵
译文:
你没看到吗?汉武帝元光年间黄河决堤,让臣子们忧愁不已,天子下诏让大臣们都去背柴草堵塞决口。
当时填堵决口用了不知多少筐的炭,这些炭被投入水中,与鱼鳖争抢着让百姓能存活下来的机会。
谁知道把木头烧成炭(木炭)善于治水,火燃烧木头直到成炭,保留了它内在的本质。
一旦木炭进入火中,纵然粉身碎骨,却能让人蜷缩的身体得到温暖,就像龙蛇舒展开来一样。
无论是成功还是亏损,都是为了万世的长远考虑,怎么肯像胡僧那样去推究尘世的劫数呢。
我想幽默风趣地为炭作一篇传记,向上能承接韩愈为毛笔(毛颖)作传的传统,直追孔子作《春秋》。
每天烧炭就像燃烧昆仑山的手指一样多(形容耗费之多),可惜啊,这烧炭之人不是我的亲人。
一整天对着破旧的炉灶,只有郁积的烟尘和灰烬,嘴唇冻青、手腕乌黑,真不好意思面对邻居。
谁能用车载着炭来给我送来温暖,让我能像坐在有暖气的地方一样,唱起欢快的歌谣。
将军们享用着羊羔美酒,那不过是虚幻的梦罢了,十年来没有像今年这么贫困的。
关于作者
宋代 • 敖陶孙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昆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历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为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为底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