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福清翅山舅陈梦寔

路岐引人不作长,野梅官柳禅风光。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 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 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隠几浴凫双。 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 毛锥不补万事裂,存者各在天一方。 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 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颦施嫱。 儿时拊头祝文章,祇今未入崔蔡行。 三年一书愿见贳,骨肉满县愁难当。 屋头荼䕷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 眼前欠甥颇念否,我亦口挂蚝山旁。 烦将归意作泉下,小待锦衣漫俗妆。

译文:

人生的道路曲折,让人难以长久地安稳前行,野外的梅花与官道旁的柳树,营造出禅意般的风光。 我沉醉于欣赏山水,这美景都融入了我的诗思之中,不知不觉间,岁月流逝,我的胡须和眉毛都已变得花白。 我想向您敞开心扉倾诉衷肠,我并非那无情的石头人,怎会忘记故乡呢。 这五年来,我漂泊江湖,伴着书籍入眠,梦境常常随着南方的云朵,飘落到您的厅堂。 我也知道自己坐卧之间都在感叹岁月老去,就像池塘南边您凭几而坐,看着成双的野鸭在水中嬉戏。 如今我鳏居孤独,又羁旅在外,石塘的那座破败古寺,让我的魂魄都满是悲凉。 手中的毛笔根本无法弥补这世间万事的裂痕,如今还在世的亲人们,都各自分散在天涯一方。 善和里的宅第不知已经换了多少主人,我只能像遥望辽东城郭般,空自怀想故乡。 我这一生何必非要和舅舅您相似呢,可就像丑女嫫母学着西施、王嫱皱眉一样,怎么学也不像。 小时候您抚摸着我的头,祝愿我能写出好文章,可如今我还没能跻身像崔骃、蔡邕那样的文人之列。 这三年来我一直写信,希望能得到您的谅解,故乡亲人们满是愁绪,让我实在难以承受。 想来您屋头的荼䕷花一定已经爬过了墙头,满窗的日光下,书房弥漫着书香。 您眼前少了我这个外甥,是否也会时常想念呢?我如今也在遥远的蚝山旁牵挂着您。 烦请您把我归乡的心意带到九泉之下(这里可能是对已故亲属表达心意),等我日后衣锦还乡,再褪去这一身世俗的装扮。
关于作者
宋代敖陶孙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昆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历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为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为底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