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观大阅

书生灯窗困毛锥,说著刀剑何时持。 忽闻殷殷金鼓震,惊起块坐筋骸衰。 国朝右武重秋狝,列郡敢不张其威。 万家骈首遮道看,我亦役逐人后随。 武夫櫜鞬陈整整,虎豹拏攫旌旗麾。 人言吴儿尽脆弱,身发文断勇未知。 不见拔山昔项羽,何必燕赵士始奇。 军容灿灿生光辉,悲风惨淡杀气怒,对此忽作边头思。 熊罴不哗晓争出,万骑驰突寒打围。 纷纷血毛腥原野,箭竹正堕惊鸿飞。 将军仰笑兵军贺,金帛填委深沟池。 十年文穷坐百拙,感慨一赋从军诗。

译文:

我这个书生整日被困在书房里,对着毛笔苦苦读写,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拿起刀剑上阵杀敌呢? 忽然间,传来一阵低沉而又雄浑的金鼓震动声,把我这个久坐不动、身体衰弱的人都惊了起来。 本朝重视武备,看重秋季的军事演练,各个郡县怎敢不彰显军威呢? 千家万户的人都挤在道路两旁围观,我也像被驱使一样跟在人群后面。 那些武夫们佩戴着箭囊和弓套,排列得整整齐齐,如虎豹般勇猛,在旌旗的指挥下进行操练。 人们都说江南的男儿身体脆弱,但他们剪发文身,说不定勇猛的一面还未展现出来。 难道非得是燕赵之地的人才能被称为奇士吗?当年项羽力能拔山,他可就不是燕赵人啊。 军队的阵容光彩夺目,透着一股肃杀之气,悲凉的秋风中仿佛都带着浓浓的杀气,看到这场景,我不禁思绪飘向了边疆。 想象着将士们像熊罴一样安静却又充满力量,清晨就争着出发,万匹战马纵横驰骋,在寒冷的天气里进行围猎。 猎物的鲜血和皮毛纷纷洒落在原野上,惊起的鸿雁被箭射中纷纷坠落。 将军仰头大笑,士兵们欢呼庆贺,赏赐的金帛堆积如山,仿佛能填满深沟。 我这十年来埋头于文墨,穷困潦倒,百事不顺,看到这般场景,感慨之下便写下了这首从军诗。
关于作者
宋代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