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歌呈京西漕刘郎中立义

桃花为曲杏为糵,酒酝仙方得新法。 大槽迸裂猩血流,小槽夜雨真珠滴。 岘山之北古襄阳,春风烂漫草花香。 乘轺谁为部使者,金闺通籍尚书郎。 儿样爱民真父母,十万人家感恩厚。 鹅儿不酌宜城黄,流霞造此江南酒。 轮蹄日日行乐同,琥珀潋滟琉璃钟。 珊瑚枝下贵公子,人面日色相争红。 栏杆十二开帘幔,腰鼓轰雷奏仙乐。 翠翘金凤大隄倡,玉纤捧劝罗衣薄。 人生百岁能几何,海棠花开春较多。 有貂可解换一斗,醉到天晓待作么。

译文:

用桃花来做酒曲,用杏花来做酒母,依照仙家妙方酝酿出了酿酒的新方法。大酒槽里的酒如迸裂而出的猩猩血般流淌,小酒槽中酒液如同夜雨时的珍珠般滴落。 岘山的北面是古老的襄阳城,春风轻柔,烂漫地吹拂着大地,遍野的花草散发着阵阵芳香。那坐着轻便马车四处巡查的是谁呀?原来是在宫廷中有名籍、身为尚书郎的部使者您。 您爱民如子,就像孩子眼中真正的父母,襄阳十万百姓都对您感恩至深。大家都不喝那宜城的黄米酒了,而是来品尝这如流霞般绚丽的江南美酒。 每日里车马往来,人们一同行乐,琥珀色的美酒在琉璃杯中泛起潋滟的波光。珊瑚枝下围聚着贵族公子,他们的脸庞和那春日暖阳映照下的色泽相互争艳。 楼阁上十二栏杆处,帘幔高高卷起,腰鼓敲响,声如轰雷,奏起美妙的仙乐。那些头戴翠翘金凤的大堤歌女,用纤细如玉的手指捧着酒杯劝酒,身上的罗衣显得格外轻薄。 人生不过短短百年,能有多少时光呢?看那海棠花开,昭示着春天正浓。即便有貂皮大衣,也可以解下来换一斗美酒,喝醉了就一直到天亮,管它别的做什么呢!
关于作者
宋代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