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杂兴 其六

建安社稷看文举,正始风流倚太初。 天地一身无处著,诸人休苦恨狂疎。

译文:

在东汉建安年间,国家的命运就如同系于孔融(字文举)这样的贤才身上。孔融刚正不阿、忠君爱国,面对乱世,他以自己的才学和胆魄,努力维护着社稷的安稳。 到了曹魏正始时期,那股清新自然、超凡脱俗的风流雅韵则依靠夏侯玄(字太初)来引领。夏侯玄气质出众、才华横溢,他的言行举止都透着一种潇洒自在、不拘小节的风度,成为了当时士人竞相效仿的对象。 然而,像孔融和夏侯玄这样的人,在那个混乱的世道里,纵有一身的才华和抱负,却找不到一个能让自己安心施展的地方。天地如此广阔,却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所以啊,那些人就别再苦苦地去埋怨他们狂放不羁、不拘小节了。他们的这种看似狂放的行为,其实不过是在这无奈世道下的一种自我表达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