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武侯庙

三分遗论久难明,独有河汾与杜陵。 工拙人休计曹马,兴亡天亦恨桓灵。 大星忍向中宵落,老柏空余千载青。 再拜征途重回首,雪风吹断泪成冰。

译文:

诸葛亮关于天下三分的谋略和见解,长久以来难以被人们透彻理解,只有像王通(河汾)和杜甫(杜陵)这样的有识之士,能真正领会其中深意。 我们不必去计较曹操、司马懿权谋手段的高低优劣,因为国家的兴亡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汉桓帝和汉灵帝的昏庸无道,就连上天也为此感到遗憾。 可惜啊,那象征着诸葛亮的大星,竟然忍心在半夜就陨落了,只留下武侯祠前古老的柏树,历经千年依旧保持着苍青之色。 我在离开武侯庙踏上征途时,再次恭敬地拜别,忍不住回头凝望。凛冽的风雪似乎吹断了我的思绪,而我的眼泪在寒风中也结成了冰。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