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项平父送别 其一

逐逐衣冠谒府公,渐谙楚语异吴侬。 重江跋涉家何在,一饭辛勤计未工。 自恐风尘成冗俗,人言山野欠疏通。 夜长不寐思吾友,拨尽寒炉宿火红。

译文:

在这官场上,人们来来往往,那些穿着官服的人不断地去拜见府中的长官。我在这里待久了,也渐渐熟悉了楚地的方言,它和家乡吴地的口音大不相同。 我一路跨越重重江河,四处奔波,可家又在哪里呢?为了一顿饭这样的生计问题都得费尽心思去谋划,却始终没个好办法。 我时常担心自己在这尘世的风风雨雨中沾染了太多的庸俗之气。别人也说我这山野之人,行事、想法不够通达。 这漫长的夜晚,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满脑子都是我的好友。百无聊赖间,我用拨火棍拨弄着寒冷炉子里的炭火,看着那残留的火炭一点点地红起来又暗下去。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