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子美侍郎 其一

游刃刀无缺,韬光玉自温。 世途犹砥柱,士论亦龙门。 仁者宜三寿,天乎遽九原。 老成周雅叹,此事更谁论。

译文:

杨子美侍郎为官处事就如同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技艺精湛,毫无差错,他就像收敛光芒的美玉,自身散发着温和的气质。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道路上,他宛如中流砥柱一般,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正义,稳稳地矗立。而在士人们的评价里,他就是那令人敬仰的龙门,是大家公认的楷模和榜样。 像他这样仁厚善良的人,本应该享有高寿,能长久地陪伴在我们身边。可老天爷啊,却这么快就把他召到了九泉之下。 当年《诗经·大雅》里曾有对有德者逝去的感慨,如今面对杨子美侍郎的离世,就如同那样令人叹息。这样德高望重之人离去了,以后遇到事情,又有谁能像他一样,以公正、睿智的态度来评判呢?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