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潘德夫左司 其三

爱士风流古,繙书气味长。 诗家入陶谢,书法到颜杨。 竹石故无恙,人琴今则亡。 二龙天下秀,一一看增光。

译文:

潘公喜爱贤才,那风流雅事就如同古代贤士一般令人称赞,他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书中的韵味悠长,让人回味。 他的诗作造诣极高,可与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相媲美;书法技艺精湛,能达到唐代颜真卿、杨凝式的水平。 他所喜爱的竹石依然完好无损地留存着,然而人却已逝去,就像当年王子猷与王子敬的典故一样,琴在人却不在了。 他的两个儿子如同两条蛟龙,是天下杰出的人才,每看他们一眼,都觉得光彩照人,仿佛看到了潘公精神的延续。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