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原伯大卿 其一

世岂无全德,今犹见古人。 大圭非刻画,天醴自清醇。 未说功名地,犹令宇宙春。 苍茫何处觅,丹素岂精神。

译文:

这并不是一首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以下是它翻译成较为直白的现代汉语内容: 世上难道会没有品德完美之人吗?如今我还能看到像古人一样的你。 你就如同那巨大的玉圭,品质天然纯粹,绝非靠雕琢刻画而来;又好似天赐的甜酒,自然纯净甘醇。 先不说你在功名事业上的成就,仅仅是你的存在,就足以让这世间充满生机与希望,如沐春风。 如今你却离去,我在这茫茫天地间,到何处再去寻觅你的身影呢?那画像上的色彩又怎能展现出你真正的精神风采啊。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