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惟肖赞府假西游集作长篇送还奇甚次其韵

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 梦踏秋草悲蛩螀,风松露菊三径荒。 忽然欠伸日在廊,悟此身世何荒唐。 故书弃掷尘满箱,鲁堂不复闻丝簧。 镜中容颜老不扬,浪求斗升助糟糠。 江湖兰珮芙蓉裳,踟蹰不归愁断肠。 伟君威凤鸣朝阳,文章五色照我傍。 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 对床泮水月满堂,追游山椒款宝坊。 剧谈发我平生狂,划如乘风上翺翔。 苍苍云海一苇航,周流四方来故乡。 群儿醉饱死不偿,我独与君酌天浆。 纷纷爝火明寒窗,何如光芒万丈长。 空吟平子四愁章,欲报英琼无可将。 明朝痴儿公事忙,从今谢君当括囊。

译文:

我不去醉乡畅游,却总是陷入睡乡之中,面对桌案时双眼昏花,就好像在玩捉迷藏。 在梦里,我踏着秋天的衰草,听着蟋蟀和寒蝉的悲吟,风吹着松树,露浸着菊花,那归隐的小路已一片荒芜。 忽然间我打个哈欠伸伸懒腰,发现太阳已照在走廊上,这才醒悟自己的身世是多么的荒唐。 那些旧书都被我扔在一旁,箱子里积满了灰尘,曾经像鲁国学堂那样充满礼乐之声的景象再也听不到了。 镜子里我的容颜衰老黯淡,却还徒劳地去追求微薄的俸禄来养活家人。 我本应像身着兰草玉佩、芙蓉衣裳的高洁之士,在江湖间自在遨游,可如今却犹豫不决不能归去,愁肠寸断。 您就像威风的凤凰在朝阳中鸣叫,您的文章色彩斑斓,照耀在我身旁。 它艳丽得如同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的作品一样散发着芬芳,千百年来的优秀作者都仿佛因您而聚集在眼前。 我们曾在学宫的窗前对床夜谈,月光洒满了屋子,还一起到山顶游览,探访那寺庙宝坊。 您的高谈阔论激发了我一生的狂放之情,就像乘风飞翔一样畅快。 那苍苍的云海就像一片苇叶,我能凭借它航行,周游四方后再回到故乡。 那些庸碌之辈只知醉生梦死,就算死了也不值得,而我只愿与您一同畅饮天上的仙浆。 那些人就像微弱的火把在寒窗下闪烁,哪比得上您光芒万丈。 我空自吟诵着张衡的《四愁诗》,想要报答您的美意,却没有合适的礼物可相赠。 明天那些不懂事的下属又要为公事忙碌,从现在起我要向您告别,把自己的想法都藏起来。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