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楼尚书赋赵大资重楼柏梁体

浙中岩壑天下雄,越绝宛委吴穹窿。 钟奇角秀劳神工,复有四明冠南东。 云南云北森横纵,僊圣所宅光𤧚珑。 公楼极览面面同,江霏海日开冥蒙。 翠屏列立千万峰,胜画孔雀绣芙蓉。 春晴百花度香风,秋原下瞰禾黍芃。 城郭游人纷蝶蜂,笙歌间发罗绮丛。 我公心镜百炼铜,眼底万物归陶镕。 姬公胡留曲阜封,东平骠骑合侍中。 小出勋业垂无穷,手扶日毂驾六龙。 丹心正色羞容容,飘然谢出明光宫。 坐收全名擅高踪,锦衣故里还过逢。 筑室百堵声隆隆,雅素不穷丹雘功。 移花种竹亲圃农,直嫌看山隔崇墉。 层楼开豁星斗胸,晨登坐达夕鼓冬。 有书满架酒不空,眼明脚健颜颊红。 身佩安危唐晋公,何妨绿野对洛嵩。 文昌更似香山翁,与公胜日长相从。 一谈一笑如春浓,清欢不奏淫乐蒙。 高山流水操递钟,新篇络绎疲奴僮。 寒生感公恩义重,草根窃亦吟秋虫。 扁舟登门频宿舂,敢逐炎凉如燕鸿。

译文:

浙江中部的山川沟壑堪称天下雄奇,越地的宛委山和吴地的穹窿山各有风姿。 这里汇聚奇景、比拼秀丽,耗费了神奇的天工,还有四明山堪称东南地区的翘楚。 四明山云南云北的山峰纵横林立,是神仙圣人居住的地方,闪耀着灵动的光芒。 您的高楼能极目远眺,各个方向的景色都同样壮美,江面上的雾气和海上的日出驱散了昏暗迷茫。 千万座山峰像翠绿的屏风排列而立,比画中绣着孔雀和芙蓉的美景还要好看。 春天晴朗时,百花散发着香气随风飘散,秋天俯瞰原野,庄稼长势十分旺盛。 城郭里游玩的人如同纷飞的蝴蝶和蜜蜂,笙歌之声不时从穿着罗绮的人群中传出。 您的心像经过百炼的铜镜一样明澈,眼底的万物都能被您陶冶熔炼。 周公为何留在曲阜受封,东平王和骠骑将军都应该在您身边担任侍中。 您稍微施展就能建立不朽的功勋,能像驾驭六龙的车那样辅佐君王。 您一片丹心、神色严正,不屑于那些阿谀奉承的样子,潇洒地离开那明光宫。 您保全了美好的名声,拥有高尚的行迹,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与亲友相逢。 您修建了众多房屋,施工的声音隆隆作响,房屋布置典雅,不吝惜使用颜料装饰。 您亲自在园圃里种花种竹像农夫一样劳作,只嫌隔着高墙看山不够畅快。 高楼开阔得能容纳星斗,您清晨登楼一直坐到傍晚鼓声响起。 楼中有满架的书籍,酒也从不间断,您眼神明亮、腿脚灵便、脸颊红润。 您就像肩负国家安危的唐朝晋公裴度,何妨像他在绿野堂对着洛水嵩山一样自在。 楼尚书您更像香山居士白居易,在美好的日子里常与您这位赵大资相伴。 你们一谈一笑都如春天般温暖浓厚,享受清雅的欢乐,不奏那些低俗的乐曲。 你们像伯牙弹奏《高山流水》一样相互交流,新的诗篇不断创作出来,让奴仆们都忙得疲惫。 我孙应时感激您的恩义深重,像秋虫一样在草根间也忍不住吟诗作赋。 我坐着小船登门拜访,多次准备好干粮长住,怎敢像那燕子和大雁一样趋炎附势、朝秦暮楚。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