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叹

仲达受巾帼,佐治来闭营。 君看此情事,岂办吾孔明。 八阵有天威,千里无留行。 但度渭水去,贼势能不争。 便当截狼头,三辅即日平。 连年计兹役,独坐粮运萦。 所以五丈原,驻军方杂耕。 俶载维首夏,望望秋谷升。 云何西风至,忽已落大星。 痛哉万世功,于此丧垂成。 炎精遂沦谢,王路终榛荆。 三马肆蹄啮,群雄迄纵横。 公乎少徐死,此祸何由生。 天机定谁执,变化纷可惊。 乔木定军山,空有身后名。 世论复卤莽,呜咽志士情。 朗咏少陵诗,何诛陈寿评。

译文:

司马懿收到诸葛亮送来的妇人服饰羞辱,费祎前来阻止诸葛亮出兵。你看这些情况,就知道司马懿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 诸葛亮所布的八阵图有着如天般的威严,蜀军行军千里畅行无阻。只要能顺利渡过渭水,那贼军哪有不与我们争夺之势。 到那时就该能斩杀那如狼般的敌人首领,关中地区很快就能平定。可连年谋划这北伐之事,却只是因为粮食运输问题而困扰。 所以才在五丈原驻军,同时让军队开展屯田耕种。从初夏开始劳作,盼望着到秋天能有谷物丰收。 可为什么西风一吹,忽然就陨落了那明亮的大星(指诸葛亮去世)。多么令人痛心啊,那本可成就的万世之功,到这里却功败垂成。 汉朝的国运就此衰败,国家的道路最终长满了荆棘。司马懿父子三人肆意横行,各路群雄依旧混战不休。 诸葛公啊,要是你能稍微晚一点离世,这样的灾祸又怎么会发生。这天机到底由谁掌控,这世事的变化真是让人惊讶不已。 定军山上的树木依旧,可你却只留下了身后的名声。世间的评论又如此草率,真让有志之士为之悲叹呜咽。 我高声吟诵着杜甫的诗句,又怎能认同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呢。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