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贼狐鬼啸,汉鼎不复支。 再世益州牧,忍视宗国危。 烈烈左将军,四海闻英姿。 东北久荡析,西南天启之。 建旗入涪城,有蜀非公谁。 檄璋送州印,我欲举义师。 鼠辈坐敛手,豪杰趋指麾。 正尔岂不济,安用谲取为。 孝直反复士,献计乃所宜。 雏凤独何心,亦复喜出寄。 造次杯酒间,而欲生崄𪩘。 平生大耳公,岂堪此瑕疵。 向来隆中语,荆益实素期。 惜不同兹役,次第观所施。 士元早捐世,未必为汉悲。 我诗订千古,当有神明知。
读士元传
译文:
### 翻译
那老贼(指董卓、曹操等)如狐鬼般呼啸作恶,汉朝的江山社稷已无法支撑。两代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却忍心看着宗室国家陷入危亡之境。
威武刚猛的左将军刘备,他的英雄气概四海闻名。在东北一带久经战乱流离之后,上天开启了他在西南发展的机遇。
刘备竖起旗帜进入涪城,若不是庞统先生,谁能助力他拥有蜀地呢。他本可以向刘璋下檄文索要州印,然后高举义师的大旗。
那些无能鼠辈自会乖乖束手,豪杰们也会听从他的指挥。如此行事难道就不能成功,又何必用诡诈的手段去夺取呢。
法正本就是个反复无常之人,他出些奇谋诡计倒也符合他的本性。但雏凤庞统究竟是怎么想的,也乐于采用这种奇险的计策。
在仓促的杯酒之间,就想生出这种险诈之谋。那向来以仁德著称的刘备,怎能承受这样的瑕疵。
往昔诸葛亮在隆中对策时,就把荆州和益州当作既定目标。可惜诸葛亮没能参与这次行动,我们也就无法依次看到他会如何施展谋略。
庞统过早离世,或许他也未必是为汉朝的命运而悲叹。
我写下这首诗来评断千古之事,应当会有神灵知晓我的心意。
### 注释
这首诗是孙应时读庞统传记后有感而发所作。诗中对庞统在刘备入蜀过程中献计采用谲取之策提出了质疑和看法,同时也对刘备、法正等人物有所提及和评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