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答

万古同山川,八方异风俗。 男儿事弧矢,心目快一瞩。 结交必名胜,旷怀无狭促。 昂昂千丈松,朗朗百间屋。 彼富自钟鼎,我贫甘芋菽。 谁能工俯仰,未许相缚束。 读书头欲白,对客樽无渌。 由来多此士,皎皎驹在谷。 瞿唐候水齐,秋风祛暑溽。 归欤奉亲懽,羹丝鲙江玉。 青衫虽霜叶,已胜袍立鹄。 进退吾何疑,肯事羝羊触。

译文:

从古至今,山川始终保持着相同的模样,然而天下四面八方的风俗却各不相同。 男子汉就应当手持弓箭,心怀壮志,用开阔的眼界去饱览世间壮丽的景色。 交朋友一定要和那些有名望、有品德的人结交,要有旷达的胸怀,不能狭隘局促。 要像那高耸入云、昂首挺立的千丈青松,又如同宽敞明亮、大气磅礴的百间房屋。 那些富贵人家自有钟鼎等奢华之物相伴,而我虽贫穷,却甘愿以芋头和豆类为食。 谁愿意卑躬屈膝地迎合他人呢,我绝不允许自己被世俗的规矩束缚。 我专心读书,头发都快变白了,与客人相聚时,酒杯里也常常没有美酒。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他们就如同在山谷中洁白纯净的小马驹。 等到瞿塘峡的水位涨平,秋风驱散了夏日的湿热。 我就回家去侍奉双亲,让他们开心,用江水煮鱼,做出美味的羹汤和鱼片。 我身上这件青色的衣衫,虽然如同经霜的树叶般有些破旧,但也比那些在寒风中冻得像鹄鸟一样瑟缩的人要强。 是进是退,我心中早已没有疑虑,怎么会去做那像公羊用角去撞篱笆一样自讨苦吃的事呢。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