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日还旧居有感

晨光澹凉月,霁宇来清风。 轻舟泛涟漪,初旭升曈眬。 水气散洲渚,蔓花缀榛丛。 我行何所之,故林翳蒿蓬。 舍棹理幽径,开颜揖前峰。 出门望平臯,良苗鬰以葱。 恭惟昔先人,有此一亩宫。 遗字满尘壁,所忧非困穷。 但愿君与相,燮调致年丰。 谅哉烈士心,举世故莫同。 踟蹰不忍去,恻怆结微衷。

译文:

清晨的光亮淡淡地映着那即将消逝的月亮,雨过天晴的天空迎来了清爽的风。 轻快的小船在泛起的涟漪中缓缓前行,刚刚升起的朝阳还带着朦胧的光影。 水面上的水汽在洲渚间渐渐消散,蔓延的花朵点缀在杂乱的榛树丛中。 我这一路前行要去往何处呢?原来的树林已经被蒿草和蓬草遮蔽。 我停下船,去整理那幽深的小路,然后开心地向对面的山峰拱手行礼。 走出家门望向平坦的田野,那茁壮的禾苗一片郁郁葱葱。 恭敬地追念我往昔的先辈,曾经拥有这一方小小的宅院。 满是灰尘的墙壁上还留存着先辈留下的字迹,他们所忧虑的并非自身的穷困。 只希望君主和宰相能够协调政务,让百姓迎来丰收的年景。 先辈那赤诚的壮志之心啊,确实和这世上的人都不一样。 我徘徊着不忍心离去,心中满是悲戚与哀伤。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